
(一定要看到最后,那谁在最后🙃)
距离卡塔尔世界杯已经不足一个月了。中国队自然无缘世界杯,但中国人又不是真的无缘世界杯。
至少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我们又可以看到那个熟悉的面孔——海信,他们依然是这次世界杯的顶级赞助商。并且在10月26日,海信官宣了他们关于世界杯的全新动作《Hi足球少年》——八进四!四名选拔出来的中国足球少年将亮相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并接受米卢的指导。
其实,在顶级赛事领域,并不那么高调的海信已经悄悄发育了十五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海信体育营销进入新征程
球迷们很容易回忆起2016年葡萄牙队神奇夺冠的那个欧洲杯的夏天,出现在赛场周边的那些海信广告牌。但可能要最资深的体育迷,才能想得起海信与顶级体育赛事的初恋时刻。
2008年初,在澳网赛场有了一座名为海信的球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那座球场,中国选手李娜以不败战绩闯入澳网决赛,并成为首位闯入澳网决赛的亚洲选手。此后便是F1澳大利亚站、德甲沙尔克、红牛车队等等,一路15年走到今天。
如今国内的欧洲俱乐部球迷对海信出现在顶级赛事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很多球迷在自己支持的欧洲俱乐部近况不好的时候,还会开始呼吁海信来收购这个俱乐部——15年的海信体育营销其实已经开出了绚烂的花:在全球经济最为困难的这三年,海信却是全球电视行业出货量排名前三的品牌中,唯一保持持续增长的一个。
太多的恋爱,是一时激情,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海信显然是最长情的那一个。因为,持久的体育营销本身就是海信打造自主品牌战略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2008年澳网海信球场到2016年欧洲杯之前的阶段,海信的体育营销属于从试水开始步步为营及至厚积薄发,那么2016年欧洲杯开始到今年卡塔尔世界杯之前的阶段,则属于积累到位之后的井喷,除了夯实自身企业和产品的基础外,在体育营销领域不断赞助大赛的成功支撑着海信品牌在全球逐步迈向一流。而到了2022年世界杯,海信的体育营销就到了一个沉淀和升华的阶段,到了走出海信特色体育营销之路的关键节点。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踏出了新的一步。
少年强则国强,
海信新体育营销责任先行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经常刷抖音的球迷们,可能会经常刷到海信在体育营销领域的全新尝试:微综艺《Hi足球少年》。这个节目致力于挖掘当代中国青年与足球的成长故事,助力中国青年少年体育事业。
当然了,如前文所述,最后会选拔4名足球少年前往卡塔尔世界杯赛场。这是海信在体育领域的新营销,但又不只是营销。为什么这个综艺聚焦的是少年?每个中国足球的球迷,在扪心自问以后,尽管不愿意承认,但其实内心都明白,当下这批在当打之年的球员是没有希望的。如果说未来的中国足球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的的话,那这个希望一定是在少年。
Hi足球少年这样的字眼,很容易让你想起这么多年来被无数遍念叨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而少年二字也可能会让你回忆起那篇著名的文章,那句著名的“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如此,中国足球亦如此。
但少年如何强?足球少年如何强?这需要更多人参与,也需要漫长的过程,更需要所有关心中国足球的人打心眼里认同民族,拥有责任。而这,应该就是海信在体育营销新阶段的核心追求。
纵观海信历史,从53年前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到如今的巨头集团,在每一个阶段海信都会反复提及民族和责任,这是这个企业与生俱来的特质。企业发展如此,在企业的体育营销做到巅峰进入新阶段新探索之时考虑的核心问题也是如此。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在欧洲杯世界杯赛场上看到中国元素中国广告牌的时候都与有荣焉,但与此同时作为球迷的我们其实又深深失落——因为无论营销如何成功声势如何浩大,世界杯的赛场上你依然没有真正的主队!!
而海信在自己体育营销迈入新阶段的初次出手,就秉承了企业一贯关注的民族和责任方面的担当,致力于去链接中国球迷的大赛情感缺失。当然,显而易见,这个探索并不能一步到位解决问题,但这个探索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们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增进全民的参与热情,并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我们的足球少年的风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当年梁启超先生的呐喊激励了一代少年人,今天海信在企业特色体育营销探索时“聊发少年狂”播下的一颗种子,也许就是将来中国足球重新崛起的重要助力呢?